推荐文章
南京大学作为我国排名前十的985、211院校,南京大学被称为“超级巨无霸大学”,实力强劲一直是大家对它的印象,所以报考南京大学的人数可是非常多的。以下是关于南京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(省内+省外)的相关内容,供大家参考!
南京大学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
一、南京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(省内)
2022年江苏省南京大学(普通本科批文)最低录取分数线为:物理642分、历史612分。
江苏省南京大学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(普通本科预审)为:物理622分、历史609分。
二、南京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(其他省市)
1、湖北省最低录取分数线(普通本科批文)为:物理656分、历史628分
2、湖北省最低录取分数线(国家特殊计划本科审批)为:物理622分、历史628分
3、黑龙江省(一批普通本科生)最低录取分数线为:科学 640 分、文科604分
4、黑龙江省(普通本科提前批)最低录取分数线为:文科581分
5、海南省最低录取分数线(普通本科批文)为:综合795分
三、南京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(官方最新发布)
包括2022年南京大学各省市录取最低分、最低等级,包括国家专项计划、艺术专业、小语种等。
南京所有的大学排名
全国排名 | 学校名称 | 星级排名 | 办学层次 |
6 | 南京大学 | 8★ | 世界一流大学 |
23 | 东南大学 | 7★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|
35 | 南京理工大学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大学 |
40 | 河海大学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大学 |
40 | 南京师范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42 | 南京农业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46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83 | 陆军工程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87 | 南京林业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88 | 南京工业大学 | 4★ | 中国高水平大学 |
105 | 中国药科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114 | 南京医科大学 | 4★ | 中国高水平大学 |
129 | 南京中医药大学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131 | 南京邮电大学 | 4★ | 中国高水平大学 |
132 |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| 4★ | 中国高水平大学 |
202 | 南京艺术学院 | 5★ | 中国一流大学 |
216 | 南京财经大学 | 3★ | 区域一流大学 |
266 | 南京审计大学 | 3★ | 区域一流大学 |
268 | 南京工程学院 | 2★ | 区域高水平大学 |
330 | 南京体育学院 | 4★ | 中国高水平大学 |
353 | 金陵科技学院 | 1★ | 区域知名大学 |
357 | 南京晓庄学院 | 1★ | 区域知名大学 |
398 | 江苏警官学院 | 3★ | 区域一流大学 |
452 |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| 1★ | 区域知名大学 |
464 |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| 3★ | 区域一流大学 |
499 |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| 1★ | 区域知名大学 |
南京大学的档次如何
1、南京大学档次级别:
双一流A类、985、211、国家重点、中央部属、保研资格、强基计划、双万计划、卓越法律、卓越工程师、卓越医生。
2、南京大学硕士点:
一级学科授权点:4个;
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:28个。
3、南京大学博士点:
一级学科授权点:40个;
博士仅有二级学科授权点:1个;
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:3个;
博士后科研流动站:38个。
南京大学简介
南京大学(Nanjing University),简称“南大”,位于江苏省南京市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、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, 位列国家“双一流”、 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 重点建设高校,入选“珠峰计划”、“强基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“2011计划”,为九校联盟(C9) 、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、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21世纪学术联盟、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、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、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、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、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、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,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。
南京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,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、国立东南大学、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,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。1952年,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、理学院等合并,仍名南京大学。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。2006年,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。2011年,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。
截至2022年5月,学校有四个校区,33个院系,本科生13350人、硕士研究生17201人、博士研究生8385人、留学生1117人。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,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,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16个,本科专业89个,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,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个,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,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,博士后流动站38个。